文章来自 编程随想的博客,原名《回顾 六..四 系列》:http://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1/06/june-fourth-incident-0.html#index
上一个帖子介绍了发生在上海的"《世界经济导报》事件",接下来要聊一下4·26社论出笼的经过。
所谓的"4·26社论",是指人民日报在4月26日发表的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 几乎所有介绍六.四.事.件的书籍或文章,以及大部分当事人的回忆中,都会提到4·26社论。 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
这个社论为啥如此之重要捏?
首先,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官方把学潮定性为"动乱";
其次,在正文中提到:
这样一篇社论,直接导致如下后果:
1. 激怒了参与学运的高校师生。很多师生本来是出于爱国,为了消除腐败、为了争取言论自由,而参与学运。结果被扣上动乱的大帽子,当然恼火了。
2. 社论的定性也断了参与者的后路。在天朝的政治语言中,"动乱"一词的分量是很重的。参加动乱、组织动乱,几乎等同于反革命,是可以直接判刑滴。所以,当时 很多学运的骨干分子就想,反正已经被扣上动乱的罪名,已经没了退路(即使中途退出,也免不了被秋后算账)。干脆就一条路走到黑。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更多的学生运动;学生和政府之间的对立更加严重;朝廷中的保守派也乘机强硬起来,并指责改革派太软弱。最终的事态发展,直接导致了赵总书记的下台以及6月4日的血腥清场。
鉴于4·26社论如此重要,俺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社论是如何出台的。今天这一帖,重点介绍社论之前的民间形势。
说到北高联的成立,不得不提一下刘刚。
此人84年毕业于中科大物理系,87年北大物理硕士毕业。作为一个活跃民主人士,早在1988年,刘刚就和王丹等人一同发起"北大民主沙龙"。六.四.运.动的时候,正是由于刘刚居中联络,北高联才得以在短短几天内成立。
对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党国当然不会忘记他的功劳——六.四被血腥镇压之后,朝廷的全国通缉令上,刘刚名列第三(仅次于王丹、吾尔开希)。当然,这是后话了。
话说胡.耀.邦逝世后,刘刚经常跟高校学生一起到广场参加悼念活动(他当时在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任职,已不是学生身份)。悼念期间,他特地留意了各个高校的活跃学生骨干,并与这些骨干建立联系。
刘刚当时一直想成立一个严密的跨院校学生组织。有了这样的学生组织,就可以有效协调各个高校的行动,避免各自为政。跨院校学生组织还有一个好处——可以作为跟政府对话的主体。
插一句:虽然在之前的4月21日已经成立了一个跨院校的"北京高校行动委员会"(在《胡.耀.邦的两场追悼会》一文有提及)。但那个委员会只是为了协调各个高校4月22日在广场上的悼念活动,算不上是严密的组织(貌似连组织章程都没)。
在追悼会结束的次日(23日),刘刚设法联系了各个高校的活跃分子,约他们当晚到自己单位的宿舍(位于圆明园南门)开会。
当天晚上据说有二十几所高校的60-70人如约前来。由于人多,刘刚把学生们带到单位的会议室开会。
会议的议题主要有三个:
1. 讨论组织名称
经投票,组织名称定为"北京高校学生自治临时联合会",当时简称"临时学联"。后来把"临时"二字去掉,变为"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这就是传说中的"北高联/高自联"。
2. 讨论组织章程
组织的章程是吾尔开希预先准备的,大部分内容是从"中国共.产.党章程"山寨的(比如: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等)。
组织的口号是:"民主、自由、人权"。应在场政法大学代表的要求,加入"法制"。
3. 选举领导机构
关于组织的领导机构,吾尔开希本来设想的是主席负责制。刘刚建议修改为轮值主席制。据刘刚回忆,他当时担心朝廷会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手段对付学生组织。所以,"轮值主席制"可以分散
个人风险,组织的运作也不易被党国的爪牙破坏(由此看来,吾尔开希作为在校生的江湖经验还是欠缺啊)。刘刚的这个意见被一致接受。
经过选举,确定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政法大学、民族学院、电影学院作为常委学校。所谓常委学校,就是该校派出的代表作为北高联的常委。
下图是当年参加秘密会议的学生骨干签名。该签名被与会者宋立峰保存,宋逃亡国外后交予刘刚。
(关于"秘密会议"的更详细介绍,可以参见刘刚本人的回忆《"高自联"成立的前前后后》)
聊完"北高联"成立的经过,顺便再八卦一个插曲。
这么多的人一起秘密开会,当然逃不过党国走狗的眼睛。会议刚刚结束,裆中央在10点30分就接到安全部密报(摘自《天安门文件》):
比较奇怪的是:10点30分,会议结束没多久,密报就已经到了安全部,而且密报还很详细,连成立的组织结构,选出的主席,都一清二楚。这说明啥???
俺觉得有三种可能:
1. 《天安门文件》杜撰
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天安门文件》一书曝光了不少安全部的密报,有些密报写得很细。除非是内部高层人士泄密,一般人很难编造如此全面的内容。而且《天安门文件》的一些内容同《赵紫阳回忆录》《李鹏日记》的内容是吻合的。
2. 会场事先被窃听
这种可能性也比较小。当时因为人多,临时改到刘刚单位的会议室开会。朝廷的走狗不太可能未卜先知,预先到那个会议室安放窃听设备。
3. 与会人员有内奸
这种可能性最大。只有内线才能如此详细地报告开会的结果。至于谁是内奸,那只有朝廷六扇门的人才晓得喽。等到党国垮台的那天,咱们或许能从官方的解密文件中了解真相。
顺便提醒大伙儿一下:今后列位看官如果要从事反党活动,一定要小心朝廷的密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哦)。
由于多次请愿(包括下跪请愿)没有得到官方的回应,以北高联为首的各个学生组织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向朝廷施加压力。
从24日开始,北京38所高校大约6万多名学生开始罢课。如此大规模的罢课,在文革后尚属首次。到了25日,涉及罢课的高校增加到43所。
大规模罢课的同时,北高联向政府提出如下三项要求。声称如果要求不满足,就不复课。
1. 与国务院有代表性的官员对话
2. 对新华门事件公开道歉和惩罚凶手
3. 国内传媒如实报导学生运动
除了罢课,有些大学生走出校园,到帝都市区呼吁"罢工、罢市"。
下图是北大经济学院贴出罢课通知
下图是北师大学生23日罢课上街游行
下图是飘扬在北大三角地上空的一面绣花床单,上书"不自由 毋宁死"
下图是西单十字路口的大字报(太子党名人录、学生七条要求)和罢课横幅
为了把北京的学运扩展到全国,北高联呼吁每个学生寄10封信给自己认识的人。
另外,北高联决定派出二百至三百学生代表前往全国15个大城市演讲、联络。这15个城市包括:天津、济南、沈阳、长沙、成都、西安、兰州、石家庄、郑州、广州、太原、上海、南京、武汉。
当年没有互联网,学生搞宣传都要靠自己动口(高音喇叭)动手(复印传单)。为了筹钱买宣传工具(喇叭,油印设备),很多高校学生到闹市区搞募捐。
下图是中央财经金融学院的学生在街头募捐
从追悼会结束到4月25日,民间出现了少数过激言论。俺摘录几个有代表性的。
23日下午,人民大学贴出了名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宣言》的大字报,内容如下。请注意俺标粗体的第4条。这一条触到了老邓的痛处——当时老邓以85高龄担任军委主席。
估计很多人没听说过任畹町这个人。此人是1979年西单民主墙事件的知名民主人士。他在24日到广场上做了一个公开演讲。其中提到:
上述这些过激言论,后来都成为保守派给学潮定性"动乱"的依据。
在胡.耀.邦追悼会那天,西安和长沙发生了所谓的"打砸抢事件"。这到底是咋回事捏?在这些所谓的"打砸抢事件"中,以西安的四二二事件最为知名。俺就稍微介绍一下此事。
4月22日,陕西省委发给裆中央的紧急电报内容如下(摘自《天安门文件》):
从陕西省委的密报以及官方的公开报道来看,大伙儿会以为是西安当地的刁民犯上作乱。实际情况如何捏?在《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作者杨继绳是这样说的:
得益于无处不在的朝廷爪牙,上述这些事件最终都传到了朝廷高官的耳朵里。俺私下揣测:在这帮朝廷高官中,最高兴的应该是李鹏同学。在本系列的前几个帖 子,俺已经分析了小李的心态。他不仅仅满足于总理职务——而是在觊觎总书记宝座。当年的八.六.学.潮导致总书记老胡(胡.耀.邦)下台,时任总理的老赵 (赵.紫.阳)顶替老胡做了总书记。如今闹出八.九.学.潮(而且规模更大),小李心中肯定在想:如果能利用这次学潮把老赵赶下台,那总书记的宝座,舍我 其谁啊!
所以,小李同学很可能伙同他的亲信陈希同(北京市长)和李锡铭(北京市委书记),把上述这些事情的报告精心准备一番,然后拿给政治局委员和老邓过目......
在下一帖子里,俺会详细介绍当时高层的举动。
(本文照片引自 六.四.档.案 和 自.由.中.国.论.坛)
回到本系列的目录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2/05/june-fourth-incident-16.html
原文链接:
http://xiaonews.blogspot.com/2012/06/zt-16.html
blogger打不开的朋友可以试试tumblr:http://xiaonews.tumblr.com/(已被墙,请往xiaonews后加数字,目前是http://xiaonews2.tumblr.com/)
上一个帖子介绍了发生在上海的"《世界经济导报》事件",接下来要聊一下4·26社论出笼的经过。
★四·二六社论的重要性
所谓的"4·26社论",是指人民日报在4月26日发表的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 几乎所有介绍六.四.事.件的书籍或文章,以及大部分当事人的回忆中,都会提到4·26社论。 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
这个社论为啥如此之重要捏?
首先,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官方把学潮定性为"动乱";
其次,在正文中提到:
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其实质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
这样一篇社论,直接导致如下后果:
1. 激怒了参与学运的高校师生。很多师生本来是出于爱国,为了消除腐败、为了争取言论自由,而参与学运。结果被扣上动乱的大帽子,当然恼火了。
2. 社论的定性也断了参与者的后路。在天朝的政治语言中,"动乱"一词的分量是很重的。参加动乱、组织动乱,几乎等同于反革命,是可以直接判刑滴。所以,当时 很多学运的骨干分子就想,反正已经被扣上动乱的罪名,已经没了退路(即使中途退出,也免不了被秋后算账)。干脆就一条路走到黑。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更多的学生运动;学生和政府之间的对立更加严重;朝廷中的保守派也乘机强硬起来,并指责改革派太软弱。最终的事态发展,直接导致了赵总书记的下台以及6月4日的血腥清场。
鉴于4·26社论如此重要,俺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社论是如何出台的。今天这一帖,重点介绍社论之前的民间形势。
★北高联(高自联)成立
◇刘刚其人
说到北高联的成立,不得不提一下刘刚。
此人84年毕业于中科大物理系,87年北大物理硕士毕业。作为一个活跃民主人士,早在1988年,刘刚就和王丹等人一同发起"北大民主沙龙"。六.四.运.动的时候,正是由于刘刚居中联络,北高联才得以在短短几天内成立。
对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党国当然不会忘记他的功劳——六.四被血腥镇压之后,朝廷的全国通缉令上,刘刚名列第三(仅次于王丹、吾尔开希)。当然,这是后话了。
◇物色学生骨干
话说胡.耀.邦逝世后,刘刚经常跟高校学生一起到广场参加悼念活动(他当时在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任职,已不是学生身份)。悼念期间,他特地留意了各个高校的活跃学生骨干,并与这些骨干建立联系。
刘刚当时一直想成立一个严密的跨院校学生组织。有了这样的学生组织,就可以有效协调各个高校的行动,避免各自为政。跨院校学生组织还有一个好处——可以作为跟政府对话的主体。
插一句:虽然在之前的4月21日已经成立了一个跨院校的"北京高校行动委员会"(在《胡.耀.邦的两场追悼会》一文有提及)。但那个委员会只是为了协调各个高校4月22日在广场上的悼念活动,算不上是严密的组织(貌似连组织章程都没)。
◇秘密会议
在追悼会结束的次日(23日),刘刚设法联系了各个高校的活跃分子,约他们当晚到自己单位的宿舍(位于圆明园南门)开会。
当天晚上据说有二十几所高校的60-70人如约前来。由于人多,刘刚把学生们带到单位的会议室开会。
会议的议题主要有三个:
1. 讨论组织名称
经投票,组织名称定为"北京高校学生自治临时联合会",当时简称"临时学联"。后来把"临时"二字去掉,变为"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这就是传说中的"北高联/高自联"。
2. 讨论组织章程
组织的章程是吾尔开希预先准备的,大部分内容是从"中国共.产.党章程"山寨的(比如: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等)。
组织的口号是:"民主、自由、人权"。应在场政法大学代表的要求,加入"法制"。
3. 选举领导机构
关于组织的领导机构,吾尔开希本来设想的是主席负责制。刘刚建议修改为轮值主席制。据刘刚回忆,他当时担心朝廷会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手段对付学生组织。所以,"轮值主席制"可以分散
个人风险,组织的运作也不易被党国的爪牙破坏(由此看来,吾尔开希作为在校生的江湖经验还是欠缺啊)。刘刚的这个意见被一致接受。
经过选举,确定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政法大学、民族学院、电影学院作为常委学校。所谓常委学校,就是该校派出的代表作为北高联的常委。
下图是当年参加秘密会议的学生骨干签名。该签名被与会者宋立峰保存,宋逃亡国外后交予刘刚。
(关于"秘密会议"的更详细介绍,可以参见刘刚本人的回忆《"高自联"成立的前前后后》)
◇党国爪牙的密报
聊完"北高联"成立的经过,顺便再八卦一个插曲。
这么多的人一起秘密开会,当然逃不过党国走狗的眼睛。会议刚刚结束,裆中央在10点30分就接到安全部密报(摘自《天安门文件》):
当天晚上十时三十分,安全部向中南海紧急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二十三日晚六时至十时,北京二十一所高等院校的学生代表在圆明园集会,成立了学生临时筹委委员会,选举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周勇军为主席(周是四月二十二日在天安门广场递交请愿书的三位代表之一)。同时,还成立了宣传演讲、募捐、纠察等三支队伍,分别指定了临时负责人。
委员会总部设在政法大学内,今天上午学生已向政法大学学生会发出交让办公室的命令。据委员会声称:今后高校学生将由委员会统一指挥。
比较奇怪的是:10点30分,会议结束没多久,密报就已经到了安全部,而且密报还很详细,连成立的组织结构,选出的主席,都一清二楚。这说明啥???
俺觉得有三种可能:
1. 《天安门文件》杜撰
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天安门文件》一书曝光了不少安全部的密报,有些密报写得很细。除非是内部高层人士泄密,一般人很难编造如此全面的内容。而且《天安门文件》的一些内容同《赵紫阳回忆录》《李鹏日记》的内容是吻合的。
2. 会场事先被窃听
这种可能性也比较小。当时因为人多,临时改到刘刚单位的会议室开会。朝廷的走狗不太可能未卜先知,预先到那个会议室安放窃听设备。
3. 与会人员有内奸
这种可能性最大。只有内线才能如此详细地报告开会的结果。至于谁是内奸,那只有朝廷六扇门的人才晓得喽。等到党国垮台的那天,咱们或许能从官方的解密文件中了解真相。
顺便提醒大伙儿一下:今后列位看官如果要从事反党活动,一定要小心朝廷的密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哦)。
★学生的进一步行动
由于多次请愿(包括下跪请愿)没有得到官方的回应,以北高联为首的各个学生组织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向朝廷施加压力。
◇大规模罢课
从24日开始,北京38所高校大约6万多名学生开始罢课。如此大规模的罢课,在文革后尚属首次。到了25日,涉及罢课的高校增加到43所。
大规模罢课的同时,北高联向政府提出如下三项要求。声称如果要求不满足,就不复课。
1. 与国务院有代表性的官员对话
2. 对新华门事件公开道歉和惩罚凶手
3. 国内传媒如实报导学生运动
除了罢课,有些大学生走出校园,到帝都市区呼吁"罢工、罢市"。
下图是北大经济学院贴出罢课通知
下图是北师大学生23日罢课上街游行
下图是飘扬在北大三角地上空的一面绣花床单,上书"不自由 毋宁死"
下图是西单十字路口的大字报(太子党名人录、学生七条要求)和罢课横幅
◇跨城市串联
为了把北京的学运扩展到全国,北高联呼吁每个学生寄10封信给自己认识的人。
另外,北高联决定派出二百至三百学生代表前往全国15个大城市演讲、联络。这15个城市包括:天津、济南、沈阳、长沙、成都、西安、兰州、石家庄、郑州、广州、太原、上海、南京、武汉。
◇街头募捐
当年没有互联网,学生搞宣传都要靠自己动口(高音喇叭)动手(复印传单)。为了筹钱买宣传工具(喇叭,油印设备),很多高校学生到闹市区搞募捐。
下图是中央财经金融学院的学生在街头募捐
★某些过激言论
从追悼会结束到4月25日,民间出现了少数过激言论。俺摘录几个有代表性的。
◇人大博士生的大字报
23日下午,人民大学贴出了名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宣言》的大字报,内容如下。请注意俺标粗体的第4条。这一条触到了老邓的痛处——当时老邓以85高龄担任军委主席。
一 完全支持北京高校学生提出的「七点建议」,坚决支持学生及社会各届人士的爱国民主运动。
二 即日起,博士生全部罢课。
三 「集体领导、集体决策造成的失误」(李鹏语)应以集体辞职,来表示「集体负责」(李鹏语)的诚意。
四 强烈要求七十五岁以上的党政军领导全部辞职。
五 反对暴力,保护人权,军队不应参加和干预国家事务。
六 中国共产党活动经费不得由国库负责。
七 解除报禁、新闻自由,允许民办报刊、电台和电视台。
八 由社会各届人士成立「廉政委员会」,清查党政领导中的腐败现象,立案审查高干子女亲属的非法经商活动,并将结果公布于众。
◇任畹町在广场的演讲
估计很多人没听说过任畹町这个人。此人是1979年西单民主墙事件的知名民主人士。他在24日到广场上做了一个公开演讲。其中提到:
共产党统治的四十年,民不聊生,盗贼四起,物价飞涨,国民经济处在危谷。......"四项基本原则"如果不能从宪法中消失,那么"四项基本原则"必将高悬于人民利益之上。任畹町在演讲中公然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而"四项基本原则"恰恰是老邓认为不可动摇的政治底线。
上述这些过激言论,后来都成为保守派给学潮定性"动乱"的依据。
★西安的四二二事件
在胡.耀.邦追悼会那天,西安和长沙发生了所谓的"打砸抢事件"。这到底是咋回事捏?在这些所谓的"打砸抢事件"中,以西安的四二二事件最为知名。俺就稍微介绍一下此事。
4月22日,陕西省委发给裆中央的紧急电报内容如下(摘自《天安门文件》):
今天下午,胡.耀.邦同志追悼会结束后,新成广场有六百名左右大学生集会,引起两万多人的围观。然后,新华社在当天就播发了新闻:
十七时左右,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焚烧了二辆汽车和五间房子,并与警察发生冲突。
十七时三十分左右,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组织下,集会学生陆续返校。
二十时,武警部队对广场实行交通管制。不法分子逃跑时,又在西华门、钟楼附近焚烧汽车,抢劫商店。十八名不法分子被当场擒获。
二十四时西安局势基本恢复平静。
今天西安市的一些不法分子围攻陕西省政府大院,打砸抢烧。据有关部门提供材料,共烧汽车10辆,烧毁民房20多间......有100多名值勤的武警和公安人员被打伤。
从陕西省委的密报以及官方的公开报道来看,大伙儿会以为是西安当地的刁民犯上作乱。实际情况如何捏?在《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作者杨继绳是这样说的:
新华社奉命报道部分群众的这些极端行为,为政府下一步采取强硬手段提供了根据。但是,驻当地分社记者和我们面谈的情况与报道很不一样。杨继绳在新华社当了几十年的高级记者,他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陕西分社老记者老何对我说,西安事件共死了13人,其中2名警察、11名群众,死者中还有中学生。开始是学生要求设灵堂,和警察发生冲突,警察动手打人。 在树上看热闹的一名14岁男孩也拉下来毒打,一位穿便装的公安局副局长也错挨了警察的打。后来才发生群众冲省政府、烧汽车的事件。
看来新闻报道不符合事实的情况不止北京一处。
★总结
得益于无处不在的朝廷爪牙,上述这些事件最终都传到了朝廷高官的耳朵里。俺私下揣测:在这帮朝廷高官中,最高兴的应该是李鹏同学。在本系列的前几个帖 子,俺已经分析了小李的心态。他不仅仅满足于总理职务——而是在觊觎总书记宝座。当年的八.六.学.潮导致总书记老胡(胡.耀.邦)下台,时任总理的老赵 (赵.紫.阳)顶替老胡做了总书记。如今闹出八.九.学.潮(而且规模更大),小李心中肯定在想:如果能利用这次学潮把老赵赶下台,那总书记的宝座,舍我 其谁啊!
所以,小李同学很可能伙同他的亲信陈希同(北京市长)和李锡铭(北京市委书记),把上述这些事情的报告精心准备一番,然后拿给政治局委员和老邓过目......
在下一帖子里,俺会详细介绍当时高层的举动。
(本文照片引自 六.四.档.案 和 自.由.中.国.论.坛)
回到本系列的目录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2/05/june-fourth-incident-16.html
欢迎分享: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