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何清涟| 中国“复兴”的软肋

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

习近平接任中共总书记大位之后,通过三个讲话宣示了中共重塑政治合法性的三个努力方向,除了面包(民生)与反腐之外,与前任不同的是以强调“中华民族复兴”宣示了民族主义立场。


古往今来,民族复兴的基础依靠两种资源,一是人民的强力支持,二是本国有足够的物质资源。中国现在这两种资源都处于稀缺状态。



软肋之一: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仍然颠倒


习总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谈话被冠以“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发表之后,《人民日报》连发四篇评论,如“道路决定命运 发展才能自强”等。读过之后,我发现与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落后就要挨打”系列差不多,都是从百年前如何面临列强瓜分的屈辱谈起,颂扬中共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如何正确,再强调国家强大如何重要。这番讲话中劝谕人民的话仍然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与毛时代“大河涨水小河满”、邓时代“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幸福”属于同类说辞。


其实,“国家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依托”这话中国现实证明是彻底空谈,如果改成“让少数权贵的幸福有了坚实依托”才符合事实。不少人(包括我在内)早就开始反思国与民的关系,认为只有民富民强(有个人权利),才能真正强国。由一群没有任何权利且被剥夺人格尊严的臣民与专制者共同构成的国家,不可能真正强大——天朝的君臣似乎至今还没想明白这个道理。过去十余年来,全国各地每年发生群体性事件由不足十万增加至20余万,其起因无非是政府剥夺了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面对这种现状,中国政府只敢承认官民矛盾尖锐,不敢承认政府与人民之间已经离心离德——之所以愿意承认前者而拒绝承认后者,是因为前者可以说成是官员个人或者少数人的行为,承认后者则是对体制的否定。


在人民依然是毫无个人权利的臣民的情况下,《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宣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梦想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简直有如梦呓,是典型的误国空谈。



软肋之二:资源对外高度依存


新朝君臣之间的“空谈”基本不肯触及一个问题:即中华复兴依赖的经济资源基础。中国经济早已经进入一种严重的对外依赖,这种依赖注定中国在发扬民族主义精神之时,必须非常小心,不能触发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


自从经济进入全球化时期以来,民族主义的坚持越来越困难。二战之前,多数国家的经济自成一体,外贸只是互补所缺。当时德国和日本都缺少石油资源,日本本土也缺乏其它工业资源,于是“强国”、“复兴”之梦最后必然导向军国主义和对外侵略以攫取资源。毛泽东为中国选择的民族主义全然不同,他与苏联闹翻之后,采取“闭关锁国”策略,“自力更生”,让中国自外于国际经济圈存活了若干年。但那时,毛在石油、钢铁等重要资源方面自给,包括粮食也是在匮乏状态下,让民众“闲时喝稀、忙时吃干”的自给自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早已摆脱了闭关锁国、“自力更生”状态,不仅依靠出口维持增长,而且也需要进口大量资源,对外国市场和外国资源的依存逐渐加深。胡温时期的中国,无论是中国的产出还是资源需求,都足以影响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国对石油、矿产、粮食等资源的需求量极大,不仅影响国际市场的定价,还影响中国国内产业的生存及物价波动。


以下是依据中国官方数据做出的一些对外依存度的概括:


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美日对外技术依存度仅为5%)。


中国的石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均达56%以上。到2015年,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预计将达到65%。2011年,中国热能煤进口量将达9000万吨,铜矿进口量占世界的40%。煤炭、铝土、锰、铬铁、镍等矿产品进口量多年持续上升。


中国粮食自给率早已下降至90%以下,粮食产需缺口迅速扩大。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居世界第一,2012年的大豆进口量或占全球56%;大米进口量已居世界第二。


中国的出口当中,由外商主导的出口占比为70%以上,这意味着国外市场管道其实在外商手里。


中美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已成为美国农产品、原材料等非制造业产品的进口大国,2011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非制造业产品总额占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产品当中的比例是2000年的两倍。


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对外国资源的依赖强化了中国政府的不安全感。于是,中国在世界各国四处投资,以入股甚至控股的方式,试图保障石油与各种矿产品的稳定供应。但目前中国海外投资在世界各地都不顺畅(另文叙述),东南亚邻国因为领土纠纷加上对中国扩充军事力量的担忧,例如缅甸已经将这种担忧变成对中国投资的排斥。


谁也没绑架中国经济


最近,有中国媒体出于对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的担忧,臆造了一个非常情绪化的解释:“对外依存度高意味着中国经济被绑架”。这个解释承接了殖民主义时期的反殖民理论精神,但除了在国内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对中国没半点好处。能指出哪个国家是具体的绑架者吗?是向中国出口石油的中东国家,还是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巴西、澳大利亚,或是购买中国商品的美国和欧盟国家?事实上是中国的庞大需求将全球的资源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导致价格上扬,其他国家对此已有怨言,这种情况下,中国媒体还宣称“中国经济被绑架”,实在不够明智。


在中国经济对外高度依存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唯一的正确选择是改变自身落后野蛮的政治制度,从而取得其它国家的信任,以建立一个互相信任、互相依靠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可惜的是,北京仍然将西方民主政治视为“邪路”。北京可能没有想到,一个高度依赖他国资源和市场的国家,天天高喊“复兴”、“强大”,并不断提高军事实力,只会加深其他国家的疑惑和忧虑,反过来造成中国经济对外依存的种种障碍。


“中国复兴”的两个软肋,民心向背是软约束,资源短缺是硬约束。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意味着动员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必须把握尺度,否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近新版护照地图引起的风波就是如此。而一个与人民离心离德的政权,表面上再强大,也不过是沙滩上的泥足巨人,随时都可能受到沙滩下陷与腿足化成烂泥的威胁。






via 何清涟美国之音中文博客 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2/12/about-china/

原文链接: https://xiaonews.blogspot.com/2012/12/zt_12.html

blogger打不开的朋友可以试试tumblr:http://xiaonews.tumblr.com/(已被墙,请往xiaonews后加数字,目前是http://xiaonews2.tumblr.com/)
欢迎分享: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边城小报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