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习近平“鞋脚论”出来之后,海内外那些预言习将从事政治改革的人暂时收声。但我从习在谈话中经常使用“人民”这一集体名词中看到一点倾向:习近平如同他崇拜的毛泽东一样,想要制造人民的拥戴。只是这“人民”绝对不是自然生成的,他那块政治花园里长成的“人民”,必须经过修剪栽培。
一项展现中国国民素质的调查
今年5月初,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张明澍新作《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发表。我未能读到张明澍的全书,也无从了解问卷样本。但从《南方周末》对他的采访来看,其中有一些重要结论。比如,“如果以左、中、右划分中国人对民主的看法,左的占38.1%,中间化立场的51.5%,右的8%”──张明澍的“右”指的是自由主义价值观,即崇尚西方民主理论的人群。
由于作者通常会在采访中谈及一些最重要的看法,从这篇采访内容来看,有三点比较值得关注:
一、张作为调查者,承认中共宣传对型塑国民思想有明显效果:“结果显示:右的比例低,左的比例高,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跟着主流媒体导向走”。
二、调查显示,中国公众“从伦理主义、理想主义角度出发的政治判断及相应政治行为的数量在降低,而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的政治行为的数量上升”──这比较符合近十年中国维权活动的萌芽及发展之路,也与维权活动人士的诉求相吻合。
三、政治观念上的自由主义倾向(即右派倾向)与受教育程度呈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也越有可能接受温和务实的观念”。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较倾向政治上的中派或右派。这段话的意思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政治立场容易左倾──这点符合世界各国的现状:右派善于赚钱,左派善于分钱,崇尚个人能力并实行自由竞争的国度右派多,比如美国;喜欢社会主义的国家多是充斥穷人的国度,比如中国、委内瑞拉以及阿根廷等国。
作为调查者,张明澍对中国人的政治倾向做了如下结论:“中国人想要的民主,德治优先于法治;解决反腐败和群众监督政府问题优先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重视实质和内容优先于重视形式和程序;协商优于表决。中国人想要中国自己的而不是外国的民主。”
被挟持和被操纵的民意
凭经验,我相信这一调查比较靠谱,于是将其上传推特。一些推友们不太服气,认为这调查不真实,中国人的素质应该比这调查所显示的要高一些。这当然是他们在推特上呆得太久,以为这个平台代表中国大众的认知水平。
其实外国的民主到底是什么?中国人至少80%以上不甚了了;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国家差异,了解者更少。“跟着主流媒体走”的结果,当然只会形成“美国的民主、人权是虚伪的”,“台湾民主不成熟,造成骚乱与陈水扁贪污”、“印度民主导致贫穷饥饿”等等。中国人上述观念的形成,当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政府从中学政治课开始,再通过中国主流媒体用文字、音像、声音日夜灌输,早已将其内化为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观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官方的宣传内容增加了一些,比如“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有穷人”,“所有的政府都腐败”,“所有的社会都存在不公平”,“所有的政府都控制媒体”,等等,这不仅是五毛们在互联网上经常念叨的经文,也是不少中国人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话语。
除了这个庞大的意识形态教育宣传系统的持续灌输之外,中国当局近年来还很有创意地使用了新方法,比如有选择性地展示甚至制造民意。今年5月4日这一天,在四川成都与湖南长沙发生了两起游行,当局对待集会者的态度就是选择性展示(制造)民意的最好例证:成都各界人士为抗议PX项目落户成都而举行的环境维权活动,警察国保严阵以待,结果是活跃的参与者上官乱(女作家)被抓走并拘押。但在湖南长沙发生的一起毛左抗议经济学家茅于轼反毛演讲的游行示威不仅顺利举行,而且横幅标语众多,现场口号声不绝,使用的语言暴力颇有文革遗风,但据说现场甚至没有警察露面。
上述事实不仅证明:通过选择性鼓励或者禁止某类示威游行,中国政府不仅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偏好,而且还借此养育自己需要的某类“人民”。违背当局意志、敢于为民申张权利的人,被当成“维稳对象”予以镇压。这种政治参与的高风险状态,造成了张明澍主持的该项调查报告谈到的回避参与现象:“在政治意识上,1960年后出生的人更为积极,但他们却不愿意花时间进行政治参与。”愿意充当官方政治道具的人,则被当局视为“人民”容纳之,如近年来甚为活跃的毛左们。通过这种选择性展示民意,中国政府还可以欺骗世界:中国政府是允许人民自由集会游行,表达自我政治意愿的。
强权政治中领导人的作用
不愿冒政治风险,持中间立场的人占多数,这在民主国家是件好事,但在中国这种寡头独裁型的强权政治下,持中间立场的人虽然已占51%,但却无法决定中国的未来。在中国这种强权政治体制下,领导层的素质与政治偏好将决定未来十年的政治走向。
强权政治的特点是从不尊重民意,但会制造并挟持民意。中国现阶段的强权政治还有一个特点:这个体制斟选出来的最高领导人必须服从体制的惯性。从习近平登基后的种种言论来看,他与薄熙来一成一败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政治理念有何不同,而在于有权斟选最高领导人的各派政治势力对习、薄两人行事风格的判断与接受程度。习在正式接掌大位之前,他的低调与韬晦,让这些斟选者感觉他比薄为人低调温厚,更容易被驾驭。
习近平近几个月表达的所有政治理念,都是守成,而且守的是比邓体制更反动落后的毛体制,比如“不能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不能否定毛泽东,“如果当时全盘否定了毛泽东同志,那我们党还能站得住吗?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还能站得住吗?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会天下大乱。”
不否定邓,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格局;不否定毛,则是保证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合法性。
习的政治表态让党内老人们非常放心,但却是以葬送中国的未来为代价。中国的毛左从其构成来看,多以体制内老人与愤青为主体。前者是毛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后者不满中国的今天,但却不了解中国的昨天,尤其不了解毛统治带给中国人的痛苦与绝望。中国愤青的思想营养主要来共产党的教育与宣传,或盲目反对民主的普世价值,或盲目拥抱毛主义。这些人过去是薄熙来的粉丝,在习近平亮明毛旗帜之后,也会照样追随习近平,更何况习近平与薄相比较还有一大优势,即大权在握,追随他不仅没有政治风险,还会获得好处。因此,这38%的左派今后就是习近平代表并“依靠”的“人民”。在习的鼓励下,这个队伍还会扩大。
与其前任胡锦涛不同,胡主要是作为中共权力体制最高领导者的符号存在,他的回延安主要停留在口头上;但习近平比胡要强势,他的政治偏好可能更多会体现在执政行为上。目前的问题是:习近平还未找到能够成功贯彻自己政治理念的实践方式。
via 何清涟美国之音中文博客 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3/05/democracy/
欢迎分享: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