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何清涟| 用智慧塑造历史的伟大女性:撒切尔夫人

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看到这条新闻后,我当即写了一条微博:“惊闻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她是20世纪后期最了不起的政治家之一。她以她的明澈智慧,参与了‘推倒柏林墙’的伟大事业,一切从极权政治下获得解放的人应该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美丽女性。”


“明澈、智慧”,这是我多年来一想到撒切尔夫人,就立刻浮现出来的词汇。与男性相比,女性更长于形象思维,更容易被“左倾”等情绪鼓动激荡。整个20世纪产生了永远被阿根廷穷人怀念的庇隆夫人;也产生了不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左派女作家,如波兰共产党员希姆博尔斯卡、奥地利共产党员耶利内克、英国共产党员莱辛等,这些人的成功和声名,均建立于怀抱为底层说话的政治激情之上。但以明澈的理性与智慧,在政治生涯中贯彻自由主义精神的伟大女政治家,却只有撒切尔夫人一人。


面对北京这一极权政治的最后堡垒,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同一时期,撒切尔夫人与美国总统里根、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地球上三个最重要的国家执政,又正逢反对共产主义的保罗二世担任罗马教皇,这几个人物风云际会,在某一历史时点上汇合,完全是上帝之手在冥冥中对人类的恩赐。正是在这些历史伟人的共同发力之下,全世界爱好自由的人们才能响应里根总统那响彻世纪的呼喊:“Tear down the wall!”


随着柏林墙的轰然倒塌,我永生永世记住了撒切尔夫人的美丽容颜。可以说,如果没有里根,苏联可能依然存在;但里根如果没有撒切尔夫人这位盟友最坚定的支持,可能也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因为当时另一个欧洲大国──法国的总统密特朗,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正走着与美英两国相反的道路:通过一定程度的国有化、计划化和自治管理对法国经济进行渐进性的结构改革,以建立“民主”、“自由”的“法国式社会主义”。密特朗当年种下的这颗“果实”的酸涩正由今天的欧盟与法国在品尝。


里根先生已经被定位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撒切尔夫人与戈尔巴乔夫在自己的国度里获得的评价褒贬各半。戈尔巴乔夫受到批评的原因主要是“葬送了苏联”,近年来俄罗斯人民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这位苏共前总书记的历史作为。而撒切尔夫人在英国遭受指责,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她与里根共同建立“新美国模式(“盎格鲁一萨克逊”模式)。英国是个左派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家,撒切尔夫人强硬推行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正好与以福利政策换取社会下层拥护并以此构建选票基础的左派主张相反。


走笔至此,必须介绍一下里根总统与撒切尔夫人之间的友谊。里根入主白宫的8年时间,正好与撒切尔夫人担任11年英国首相的历史轨迹相契合。里根宣誓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后,撒切尔夫人是首位前来拜访他的外国领导人。自二战之后,英美两国元首从来不象这两位那样高度契合:政治上,两人都拥有坚定的反共立场,从不放弃打压苏联的任何一个机会,不吝增加军事开支,迫使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并建立起一个坚强而又有限的政府来贯彻这一方针;在经济上,他们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减少税收,放松政府管制、减少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降低公共开支和福利支出、增强企业竞争自由与贸易自由,同时对工会采取强硬政策。因政治经济理念的高度契合,两人之间建立起和谐而又牢固的关系,携手在大西洋两岸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并打击苏联,将自罗斯福与丘吉尔以来的美英关系再次推上新的高峰,并改变了世界。


在2008年欧盟陷入危机之前,撒切尔夫人与里根共同力倡的自由主义经济“盎格鲁一萨克逊”模式,可能被欧盟各国的左派政党及知识界贬斥,因为这与欧盟的高福利主张背道而驰。但目前欧盟因高福利而泥足深陷,可能会重新估量撒切尔夫人当年的远见。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使二战之后主流的凯恩斯主义成为众矢之的,西方世界希望回到“古典的经济自由主义”,撒切尔夫人便是“找回自由市场”的积极倡导者。1975年,撒切尔夫人在保守党大会上抨击工党:“英国,当心啊!这是一条走向彻头彻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她毫不含糊地阐明以下观点:“一个人有工作的权利、花自己赚来的钱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以及使国家成为仆人而不是主人的权利──这就是英国的传统。”她认为,“大政府”是“滞胀”产生的罪 魁祸首,并在执政后“竭力扭转政府职能扩大和社团主义蔓延的势头,颂扬‘小政府’的优点,减少政府在一系列领域的干涉行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撒切尔以“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别无选择)为口号表明自己革新的决心,在英国实行了一场涉及各个领域的私有化运动。


撒切尔主义被概括如下:1、以货币主义代替凯恩斯主义。2,大力推行非国有化政策。3,对英国工会和罢工运动采取针锋相对的正面斗争策略。4,改革税制,降低税率,削减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公共开支,做到对纳税人的公平。她要“把英国从一个互相依赖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各自自立的社会”。竞争是社会的天性,有“市场经济”就有“市场社会”,国家通过收入再分配手段维持的社会福利,只会增加庸人和懒人的惰性,是一种妨碍竞争的“劫富济贫”的不公正行为。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则进行了一场价值取向相同的“里根革命”。撒切尔夫人的传记作家雨果扬把她与里根两人之间的关系称作“整个20世纪80年代西方世界最为持久的个人联盟”,而支持这个联盟的共同主张也被人们称作“撒切尔─里根主义”。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经过里根一撒切尔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新美国模式”诞生了,这一模式在随后的布什政府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民主党的克林顿执政时期,虽有迂回反复,但总体走势未变。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并不能改变这一趋势。


时至今天,欧盟各国在享受过短暂的民粹主义盛宴之后陷入福利主义的黑洞、且不知何时才能爬出这个陷阱,英美两国也许应该感谢里根总统与撒切尔夫人共同创立的新美国模式。正因为坚持自由主义经济,美国没有滑入福利主义的陷阱,英国境况也比欧盟其他国家好得多。


不少中国人不了解撒切尔夫人的伟大功业,只记得中国官方宣传的那些故事,比如1982年“在香港谈判失败后在人民大会堂前摔了一跤”,“一个民主国家的独裁者”,等等。但世界历史将记住的,是一位终生与共产主义作斗争并反对民粹主义的伟大女性,她的明澈智慧,曾书写了人类历史的重要章节。






via 何清涟美国之音中文博客 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3/04/%e7%94%a8%e6%99%ba%e6%85%a7%e5%a1%91%e9%80%a0%e5%8e%86%e5%8f%b2%e7%9a%84%e4%bc%9f%e5%a4%a7%e5%a5%b3%e6%80%a7%ef%bc%9a%e6%92%92%e5%88%87%e5%b0%94%e5%a4%ab%e4%ba%ba/

原文链接: https://xiaonews.blogspot.com/2013/04/zt_9.html

blogger打不开的朋友可以试试tumblr:http://xiaonews.tumblr.com/(已被墙,请往xiaonews后加数字,目前是http://xiaonews2.tumblr.com/)
欢迎分享: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边城小报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