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水寻安
这是在纽约地铁(NYC subways)么,我想说这是一个移动的地下图书馆。
几乎每个人都手捧着一本书,不管是小孩、妇人、上班族、学生、大叔、老人、嘻哈族,不管旁边是否有人,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他们都在安静地阅读,Just lost in books.
想起艾略特写过的一句诗“你所在的地方也正是你所不在的地方”。文字背后的世界是丰富的,它的触端总是会延伸到你无法想像的地方。通过书本,我们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去经历无数的他者的百味人生。
Once you learn to read ,you will forever be free.
也许,对于他们而言,Books are the plane, and the train, and the road. They are the destination, and the journey. They are home.
而我们在坐公交坐地铁时,又在做些什么呢?
若不是在睡觉,便是盯着手机,抑或发呆,大声地打电话,闲扯……
对比之下,是否有些省思?!
先看看他们在看些什么书吧,是闲书、娱乐杂志、畅销书,还是深涩难懂的哲理书?
第一次尝试直译书名,与原意肯定会存在偏差,英文水平有限,请谅解。
如此执意地想译书名,是因为我也好奇美国人在看些什么书。
书本内容也多是通过Google Books、Good Books、 Wikipedia 等外文网站查了后,再直译过来,加上去的,有些书属于”长尾“中的小众书,没有内容简介,就选取了读者的评论。
女孩靠着妈妈的胳膊,在看一本《地下墓室的木乃伊咒语》
(《The Mummy, The Will And The Crypt》)
妈妈带着旁边的弟弟在看《Ribsy》(一只叫“Ribsy”的小狗在迷路后的新生活)
她在读《新犹太人》(《THE NEW RABBI 》)
她在看《奇迹小子》(《WONDER BOYS 》)
他在看一本俄国小说《父亲的森林》(《ОТЕЦ-ЛЕС》)
他在看一本小说《你如何失去了她》(《THIS IS HOW YOU LOSE HER 》)
他在看《50个经典哲学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如何思考,我们做什么;从50本重要书籍中获得的洞察力和灵感》((《 50 PSYCHOLOGY CLASSICS: WHO WE ARE, HOW WE THINK, WHAT WEDO; INSIGHT AND INSPIRATION FROM 50 KEY BOOKS 》)
她在看《生活中的爱与孤独》(《LIFE, LOVE & LONELINESS 》)
这位女孩走路时也舍不得放下的书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过去的故事》(《Northern Lights: The Stories of Minnesota’s Past》)
这位阿姨在看的是一本瑞文版的老版《星球大战》( 《STAR WALL》THE OLD REPUBLIC: REVAN)
这位男子在看的是《2012年美国年度最佳散文集》 (《THE BEST AMERICAN ESSAYS 2012》)
这位黄衣男子看得如此津津有味的是卡夫卡的《城堡》(《 THE CASTLE 》)
这位黄发男子看得如此认真的一本书竟是一本漫画书《一个傻瓜的联盟》,(《 A Confederacy of Dunces》),不过这是一本很优质的漫画书,被芝加哥太阳报称其是”漫画中的杰作”。
这位背着书包又挎包黑小哥看的是《我在伊朗长大》( 《PERSEPOLIS: THE STORY OF A CHILDHOOD》,PERSEPOLIS也可译成波斯波利亚,在伊朗境内,曾是波斯帝国的首都)
玛嘉·莎塔碧(作者)说:
“我知道,当我选择说出这个故事,我就再也回不去了。我的故乡,波斯波里斯。那覆盖著蔼蔼白雪的阿尔伯兹山,以及奶奶身上迷人的茉莉花香。
然而,我选择告诉你们这个故事,从古波斯文明的波斯波里斯, 直到现代伊斯兰下的神秘面纱。我永远记得奶奶的话: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
这是我纯真的革命童年,我青春的爱情流浪。这是我的伊朗,我的家乡。这是我的《我在伊朗长大》。”
这位姑娘在看得如此入神的是《消逝的世界》(《THE GONE-AWAY WORLD》),一本科幻小说,类似核大屠杀的小说,但它又完全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世界。主人公没有名字,而故事开始于一个没有名字的酒吧,而小说中的神秘武器也是“空”的,即不储存任何信息,没有任何特定的启动程序,它会随每个与它接触的人的想法而不断变化。
这位长着一小撮很可爱的胡须的大叔,看的书是《狗看见了什么:以及其他奇遇)(《WHAT THE DOG SAW: AND OTHER ADVENTURES》),这是美国《纽约客》杂志社的记者写的系列书的其中一本,曾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三名。作者希望向人们展示在他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即便对方只是一条狗。
《狗看见了什么》是作者发表在《纽约客》上的十九篇文章的集子,全书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讲诉一些不为众人所知的强迫症患者、拓荒者、神童的故事,比如他们所擅长的事;第二部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问题预测和问题诊断,也会涉及到智障问题,作者这部分中也提到了“安然事件”;第三部分是作者站在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从人品、性格、智力三方面去分析神童与大器晚成者的差异以及其成为罪犯的不同可能性。
左边戴着绿帽子的年轻男子看得是《暴行存档库》(《THE ATROCITY ARCHIVES》)
我好奇右边那位有一头飘逸的长发的男子在看什么,若刮去他那一小撇胡须,也是位身材高挑的“大美女”啊。
他在看《在小镇以及其他故事中的最美丽的女人》(《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n Town & Other Stories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涉及到洛杉矶的酒吧文化,比如酗酒、赌博、性和暴力,但其中又不乏一些超现实主义的东西。
这位戴着厚眼睛的爷爷在看的一本书是《轻松掌握德语》(《 MADE SIMPLE: LEARN TO SPEAK AND UNDERSTAND GERMAN QUICKLY EASILY 》),一本德语初学者的入门书。哎~活到老,学到老,精神可嘉,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 这么大年纪的爷爷,还在学一本外语,让我们这些学了十年英语,却还不会说的人汗颜!
这位看似是阿拉伯人的小姑娘在看《彩虹幽谷》(《绿山墙的安妮》系列童话故事中的第七本)RAINBOW VALLEY (ANNE OF GREEN GABLES, NO. 7)
这位男子看的是《来世的蓝图》(《BLUEPRINTS OF THE AFTERLIFE,” BY RYAN BOUDINOT》),一本科幻小说。
这位戴着灰色毛线帽的黑人小伙,看的是《二十一世纪非裔美籍人在美国的道德,政治,经济地位的蓝图》(《BLUEPRINT FOR BLACK POWER: A MO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ERATIV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这本书出版于1998年。
一位读者的读后感写得很好,所以我也尝试得翻译了一下。
It is a very powerful book that dissects the real underbell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privilege in this country. This is not a one time read, it should be your life altering guide to living in this country as an American aside social restrains that have been built in the inner fiber of our world of which we live. But please understand that this book is not to bring a negative position of our follow man but to identify the lies and people who hate and try to restrict people in groups in society. You can learn to ignore those folks and live your life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is a good read for all minorities not just African Americans.
这本书特别有力地剖析了美国社会结构中和特权阶层存在的软肋。这不是一本一次性能读完的书,它应该是一本改变你人生的指南书,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而不是一个被排斥在社会边缘,必须抑制我们内在本能生存的人。
但是请理解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想呈现一个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消极地位,而是在帮我们识别谎言和那些厌恶我们以及极力阻止我们加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活动的人。看完此书后,你便能学会忽视这些人,然后积极生活(宛如重生)。这本书不仅仅适合非裔美籍人,也适合所有生活在美国的外来居民、弱势群体、社会地位受歧视者。
戴着高筒帽的男子在读报,旁边这位男子在看的一本书是《一件按理说我永远不会再做第二次的趣事:文章和论点》(《A SUPPOSEDLY FUN THING I’LL NEVER DO AGAIN : ESSAYS AND ARGUMENTS 》)
这是一本令人啧啧称赞的书, 作者口若悬河,从电视媒体谈到网球,从伊利诺伊州博览会主题谈到大卫.林奇的电影,从后现代主义文学谈到加勒比海游轮上的趣事、华莱士作品的引人入胜,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也让读者无比愉悦。
这位男子正襟危坐,他在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POLITICS》 BY ARISTOTLE )
亚里士多德说:“ 人天生是政治的(politikon)动物。”
他说:“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它具有一种人治所不具备的公正性质。”
你认为呢?
这位黑帽红衣的黑小伙看的是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TROPICOF CANCER》BY HENRYMILLER)。
1934年《北回归线》在巴黎出版以后,便被指斥为“淫书”,不仅许多国家加以查禁,英国当局甚至不准这个“不正派”的美国作家入境,在港口截下他后,勒令他乘下一班船回法国去。1961年《北回归线》在美国终于得以公开发行,却意外地成为畅销书,平装本一年之内竟卖了百万册,连精装本也卖了10万册,但美国好几个州的司法机关仍不允许此书出售,这时,索尔·贝娄、马拉默德、诺曼·梅勒等美国作家则集体签名抗议对《北回归线》的查禁,而出版商也被迫在那一年里连续打了60多场官司,平均每月达五六场。直到1964年,美国最高法院才为《北回归线》平反,这亦可说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平反官司”了。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年12月26日 – 1980年6月7日)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怪杰。
亨利·米勒对他一生在文学上的努力方向的概括:“在写作时,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大的现实……目的是为了生活……我反对黄色淫秽和暴力的东西……我的目标始终朝着真实的内心和谐和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亨利·米勒的情人阿娜伊丝-宁,曾是雨果的妻子,更加戏剧性的是阿娜伊丝-宁爱上亨利.米勒后,又爱上他的妻子琼,为此还写了一本小说《亨利和琼》,在1990年被拍成改拍成电影。
这位酷酷的黑人男子在看的书是由企鹅出版社在08年出版的《不需要传统组织机构的组织力量,已经来到大家身边》(《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此书主要是讲了互联网这种新生力量对传统集团组织机构所带来的影响,作者也提到了一些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 MYSPACE、TWITTER 等。
这位“金毛狮王”先生埋头阅读的是一本艺术家史《从四世纪到二十世纪的艺术家》( 《ARTISTS ON ART: FROM THE XIV TO THE XX CENTURY》 BY ROBERT GOLDWATER )
这本书是600年间,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信件、思想的荟萃集。
通过阅读此书,你不仅可以追根溯源,也可以比较清晰地掌握六百年来世界艺术史中观念思潮的变化脉络。
这位顶着爆炸头的先生,兴许就是位艺术家。
这位“黑熊”小姐又在看什么书?
《飘在空中的露西》(《LUCYIN THE SKY》)。
这本书的内容源自一个叫做lucy的女孩的日记。这个女孩从16岁生日那天开始写日记,她本是一个听话懂事、成绩优异的好孩子,但在参加一次party后,一切就改变了。她觉得party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新鲜有趣,她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她开始酗酒、嗑药,想努力成为party中的一员。她的人生从此迈入了一个可以说是极端的反方向。她几近断绝了以往所熟悉的一切。亦如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她飘上了天空,飘得越来越远,地下亲人的呼唤她也听不见,最后坠落在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支离破碎……
这本小说对美国的青少年尤其陷入迷途的高中生很有教育和警醒意义。
这位半张脸藏在书后的大姐看的是《圣经》(《HOLY BIBLE》)
这位塞着耳机的青年男子,看的是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 《THE SUN ALSO RISES》BY ERNEST HEMINGWAY)。
她在看的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斯旺之路》(《SWANN’S WAY》 BY MARCEL PROUST)。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而这本书是他的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第七本书。(Swann’s Way is one of seven booksthat comprise In Search of Lost Time)
这位戴着深蓝色手套的女子看的是《左手的黑暗》(《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一本女性主义科幻小说。
戴帽子的卷发女孩在看卡夫卡的《变形记》(《THE METAMORPHOSIS AND OTHER STORIES》),旁边那位酷似中国人的女子则在通过手机阅读。
……
若你想了解更多,请看HTTP://UNDERGROUNDNEWYORKPUBLICLIBRARY.COM/
这是在遥远的西半球,一个爱书人每天去纽约地铁拍摄的“Reading-Riders ”。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db613d0101fxzj.html
左岸记:在文后,我看到了一条有意思的评论:
Sigh:
呵呵,1.照片里没有睡觉听音乐的人?2.北京地铁也有很多看书的,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书。3.如果不用想着下个月的房租不用想着晚上的加班不用想着买车买房买老婆不用想着退休后的养老保险我想很多人都愿意这么做。当然也有人会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但是真的不好意思很多时候没多少力气去挤海绵了…PS:这种文章真的没意义,看见一点表象抨击这抨击那却不去深究其本质,这是管中窥豹。
我想,坐车时,我们也是可以选择小睡一觉,因为生活太累,也可听听音乐,让美妙的声音安抚城市的不安,但终究觉得捧本书在看人最动人了。
说明:
1. 左岸读书_blog by 左岸 © 2008-2012 致力于美好的读书体验。
2. 手机访问:http://wap.zreading.cn
3. 新年新增:人生旅图和冷知识
4. 微博:http://weibo.com/zreading
5. 购买博客广告位:点击这里……
6.
您可能也喜欢: |
成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
亲爱的:别怕,一切都将会轻轻过去 |
语不惊人死不休(71)悲伤天使 |
求职:你总得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 |
如何避免思维的误区 |
无觅 |
via 左岸读书_blog http://www.zreading.cn 原文链接: https://xiaonews.blogspot.com/2013/03/blog-post_17.html blogger打不开的朋友可以试试tumblr:http://xiaonews.tumblr.com/(已被墙,请往xiaonews后加数字,目前是http://xiaonews2.tumblr.com/)
欢迎分享: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