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那我代表我自己吧”

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转自 21世纪网 《“那我代表我自己吧”》唐学鹏 http://goo.gl/sx5xW

7月30日,奥运男篮小组赛中东道主英国不敌俄罗斯,以75:95告负。这场比赛对英国人来说意义非凡,是1948年之后第一次组队参加奥运会。英国队的领袖人物洛尔·邓表现出色,拿下26分。在NBA公牛队打球的洛尔·邓并非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他是苏丹人,后举家以难民身份入英国籍。用现在的热词叫做“人造英国人”。英国奥运军团里面11%的运动员是“海外出生的英国人”,“人造英国人”达到61人,其中部分人拥有双重国籍。

很多人不喜欢这种“人造某国人”,他们将运动员的更换国籍行为看作是“运动员商店”:只要某国有钱,那么就可以进入这个商店去“挑选”那些运动员,让他们披上本国的战袍,赢得此前从未染指过的奥运奖牌,这是资本主义对奥运的腐蚀。

我对这种来自“出生地主义”的批判感到费解,因为它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国别性上面,无非是将奥运作为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的舞台。洛尔·邓必须回到苏丹,尽管苏丹其他人都不会打篮球;德国男篮的卡曼和俄罗斯女篮的贝基·哈蒙必须回到美国,即使他们压根都没法入选美国篮球队。这些有才华的人在本国充裕的人才库里面无法崭露,于是就活该浪费着青春,也不能通过跨国人力资本的流动来改变他们的命运。

我将这套“国别性系统”看做是一种严格的配额制。中国盛产伟大的跳水和乒乓球运动员,但是每个单项只有5-6个配额。阿根廷盛产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但是稍微差一点点的大名单之外第23人连板凳都没法坐。那么为什么不能通过“奥运公民”的自由选择,来互通有无,这是一种比较优势理论的再现:通过“出口”自己丰裕的,换来稀缺的,从而增进了奥运体系的效率、竞争强度和观赏程度。

按照运动员商店理论,美国一定是大赢家,因为它最有钱,但事实上,美国不是。美国篮球同其他国家的差距通过人力资本的流动在缩小,科比说“我们不可能像梦1队那样毫无压力”。迈克尔·菲尔普斯是世界上最具统治力的游泳选手,他在伦敦最强劲的颠覆者是塞尔维亚的查维奇,但很少有人知道,查维奇出生在美国加州。

想想拉加特的故事,肯尼亚孕育了很多长跑选手,拉加特感到自己很难出头,于是去美国留学,2004年加入美国国籍,但根据奥委会规定,他3年后才能代表美国比赛。于是,拉加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银牌就非常尴尬,不能计在美国头上,肯尼亚也不要,肯尼亚不承认双重国籍。拉加特说,“那我代表我自己吧。”

“那我代表我自己吧”,这是一个新鲜而致命的吸引。难道奥运的本质不是这样吗?《奥林匹克宪章》第一章第六条明确地说:“奥运会是运动员个人或团队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国家之间的竞争。”

一旦破除了“出生地主义”,我们就会用一种新的宽阔的心态看待运动员的进出、看待跳水是将全球运动员凑在一起听中国的国歌、看待小山智丽现象、看待吴景彪痛哭鞠躬道歉“对不起国家”、看待“金牌至上”……

一旦破除了“国别性建构的竞争主义”,举国体制自然而然就崩塌,官僚们建立起来的配额制和牺牲主义就崩塌。运动员是为了汗水、眼泪、竞争、际遇、掌声和命运。国家荣誉是一层附带价值,它是可贵的,但不是强制的;它是动人的,但不是累人的。

最后让我们倾听一下英国人约翰·列侬的《想象》:“想象没有国家/这样做不难/没谁要消灭谁也不为谁而牺牲……”,这就是我们的想象:奥运是为人的,而不是为国家的。

原文链接: https://xiaonews.blogspot.com/2012/08/zt.html

blogger打不开的朋友可以试试tumblr:http://xiaonews.tumblr.com/(已被墙,请往xiaonews后加数字,目前是http://xiaonews2.tumblr.com/)
欢迎分享: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边城小报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