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绿肥红瘦。

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文/xusophie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最近,下班的车途是在梦中度过的。一觉醒来,一杯卡旺卡,新华书店台阶一坐,《苏菲的世界》,亚里士多德的现实世界与柏拉图的乌托邦对立的影子论。啊,我没有研究哲学,我这枚笨蛋没那么高智商,只是试着,学着,用那个思路去中和一下自己某些的极端思想。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能力研究高深的学问,但是,可以试着用他们的思路去解决其他问题。

 

很多人抱怨公司的制度和状态,口里幻想着其他地方的完美新世界。一个比例的公布,让外人都纷纷猜测和询问,于是,很多人加班加点,只是希望能够减轻危险段的风险。说起来,与人人骂人人做的中国式无视信号灯聚集过马路的风格如出一辙。

 

读研的一个师兄,硕士换了专业,从踏踏实实旁听本科生专业课开始,自习实习,最后自己探索出感兴趣的方向,将所学的力学与数学专业结合,干了分析软件开发。每次听到大家的“勤奋”“刻苦”一类的称赞(当然,这也是大众所认为最廉价的称赞),他总是平静的说,“人太笨了,只有多花工夫”。其实,他非常聪明。比如,对我来说其难无比的泛函,在人家那里,考个90多分都是信手拈来的事情。我们毕业那会,他回校跟我们聚,一年之前北京真正的蚁族,房间小的只有一张床,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年后成了唯一一个月薪翻倍的新人。

好像写成了励志故事。但,是真实的。

 

网上转载疯了的话“旅行和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一个在路上”。也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你第N遍听到说“人生梦想”就是一包一人一相机走遍世界名川河流的时候,是不是有种山寨遍布的感觉?梦想还是自己的吗?还是被引导成的呢?

美籍的犹太族德人弗洛姆,哲学心理学大师,他最有名的《爱的艺术》中有个观点,孤寂是恐惧的根源。摆脱的方式之一就是一组人做一样的事情,大家觉得彼此一样,没有差异,觉得安全。但,一撇一捺是个人,存在着自我意识,怎么办?于是,把社会的价值观等同自己的,然后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表面做文章来昭显独特。

我以前很反感这种形式。所以,一听到“迷茫就去西藏”,“疲劳就奔丽江”,就感觉原本对纳木拓和天山的心心念念也开始蒙尘。

 

我觉得把自己绕进了那个柏拉图式出洞的强烈意象中。想法太多做事太少是个大毛病,坐谈手脚如何配合是学不会游泳的,就像纸上谈兵的也做不了军事家,理想主义不实践都变成了空想主义。反而,在人、事的摸爬滚打中,有心也许也自能摸出一番理论来。所以,理论这个东西,就像“书本是人的精神食粮”这种说法,头脑同身体一样,不再是之前极度缺乏所以越多越好了,要适度,要消化,要匹配才行。活在当下,其实才是个大真理和大智慧。

老妹说,“老姐,你一挺好姑娘别颓废了自己,世界有很多活法的”。

想练瑜伽,练吧。想学爵士舞,学吧。想耍耍脾气,耍吧。每一条路走过,对错都是经历,别重复跌倒即是收获。

 

转了一圈,似乎又回来了。

你整的那么复杂,结果不是还是干着同样的事吗?

然而,再给一次选择,我还是愿意走这一遭。摸索了一回,即使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自主,所以,不悔。

 

换部门以后,我开始试着注意仪表。娘亲说,“我们家土妞终于开始向漂漂亮亮的方向努力了”。俺乐了,却也认真的回道,“妈,你老说做的最错的事情就是让我读了太多书。可是,你不知道,每一次重要的决定和改变都是文字给我的启发。”

我是真的释然现在的状态,不焦急,但在跟进。

于是发现,减肥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其他一切都是无法这么直观和快速的看到效果的。

走的圈子越大,才会发现空白的越多。

 

绿肥红瘦

左岸记:看此文如见李清照之小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写法别致,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无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无春伤,令人钦服。


说明:
1. 左岸读书_blog by 左岸 © 2008-2012 致力于美好的读书体验。
2. 手机访问:http://wap.zreading.cn
3. 新年新增:人生旅图冷知识
4. 微博:http://weibo.com/zreading
5. 购买博客广告位:点击这里……
6. Site Meter
    




via 左岸读书_blog http://www.zreading.cn

原文链接: https://xiaonews.blogspot.com/2013/06/blog-post_20.html

blogger打不开的朋友可以试试tumblr:http://xiaonews.tumblr.com/(已被墙,请往xiaonews后加数字,目前是http://xiaonews2.tumblr.com/)
欢迎分享: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边城小报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