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阳光时务》:一份大報的生與死:《大公報》是如何在香港淪陷的
http://www.isunaffairs.com/?p=4815
有的报纸还活著,但已经死了。从中国唯一荣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的报纸,沦为帮內地政府在香港招商引资、「报社高层佔坑等钱」的机器,在大陆创办的《大公报》,从提倡「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到在香港变成统战工具,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这个歷史的弔诡,仍未终结。
文/旷达
2012年2月6日,中环大会堂,重庆「唱红」表演贏得满堂喝彩,香港《大公报》社长姜在忠热烈鼓掌:「每场都看,每看一场都有新的感受和体会!」第二天,王立军就从重庆去了成都。所谓「重庆模式」戛然而止。此后事態的发展,显然超出了这位资深传媒人的预判。
新记《大公报》的崛起
今年6月17日,是《大公报》创办110週年的纪念日。《大公报》的第一把火延续了二十余年,到了1925年冬天因为多种原因,被迫停刊。1926年1月,发行人英敛之与世长辞,该报眼见將深埋於故纸堆。幸运的是,它等来了三个人,这三人將带领这份报纸迎来其百年歷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黄金岁月。
在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鸞的紧张筹备后,1926年9月1日,《大公报》以全新姿態復刊,头版头条提出了著名的「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宣告报纸不再为政党服务,也不以盈利为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报纸才能尽到「对於国家社会负有积极的扶助匡导之责任」。
吴鼎昌的资本、胡政之的经营,加上张季鸞的文笔,这三驾马车很快將重生的《大公报》拉上正轨。到了1930年,日销量已经最高达3万份,胡適之、梁漱溟、梅兰芳等人都开闢了专栏。一时间新《大公报》名声鹊起。
1938年,因为上海、南京、武汉相继沦陷,走投无路的胡政之来到了香港,希望能够將报馆开在暂时安全的英国殖民地上。办公室在利源东街的一座唐楼上。1942年底,太平洋战爭爆发,报馆宿舍也受到日军轰炸,胡只好带著同仁撤出香港。
1948年3月15日,还是在利源东街,港版《大公报》正式復刊。在社论中,胡解释了来到香港的原因:「我们愿意在中国的国门边上与世界爱好和平的有志之士共同努力。」没过多久,胡政之便因病逝世。整个报馆的未来压在了王芸生的肩上。
倒向共產党
王芸生早年受张季鸞提拔,因此他早期思想与张颇为相似,对共產党写过很多批评,《新华日报》封给他一个称號:「法西斯的有力帮凶」。但是他对国民党的日益腐败与专制,也很看不过眼。於是,蒋介石的《中央日报》也送给他一个別名:「双料的新华社应声虫」。
处於左右夹攻中的王芸生坐臥不安,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他不愿长期滯留香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就把自己反锁在家中,思考未来的出路。恰在此时,两个人登门造访。一个是《大公报》驻美记者杨刚,另一个是香港同事李纯青。他们另外的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
经过几次试探,李纯青向王芸生交了底:「我问你,愿不愿意到解放区去?毛主席愿意见你。」听到自己仍然被共產党的「最高领袖」关注,王芸生一连几日睡不著觉,兴奋异常。
他决心抓住自己最后的机会,带领《大公报》向中共投诚。那是1948年11月。
就在王芸生等待北上「面圣」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他始料不及的事情:天津版的《大公报》被中共易名为《进步日报》!
后来有人回忆了当时场景:「某夜,新华社一条电讯,谓天津《大公报》改名《进步日报》出版……时夜班诸人都已上班,王芸老(王芸生)、李纯公(李纯青)也来了,或立或坐於临窗两横一竖的三张写字台前,瞠目结舌不能语。」
第二天,港版的《大公报》全文刊登了新华社转发的《进步日报职工同人宣言》:「《大公报》擅於在所谓的社评宣传上运用狡诈手段……他们在蒋介石御用宣传机关中,取得特殊优异的地位,成为反动政权一日不可缺少的帮手。」
翻查新闻史,这恐怕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新纪录:在自己的报纸上转发痛駡自己的社论。
原本还有稍许期待的王芸生坐不住了,《大公报》至此全面倒向共產党。他怀揣著《我到解放区来》的自白回到大陆:「我这次到解放区来,不是来『中立』的,也不是来『独立』的,乃是向革命的无產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人民阵营来投降的。」
他一定记得,10年前上海版《大公报》停刊前的最后一期社论就是他写的:「到今天,我们所能自勉,兼为同胞勉者,惟有这三个字——不投降。」
几十年后,王芸生弥留之际,嘴里喃喃道:「先辈把《大公报》交到我的手上,但是我给你们的是一张白纸……」
统战报的衰亡
中共建政后,香港《大公报》全面转左,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这份报纸仍然不失为一份大报,它的晚报版本《新晚报》还一度是香港市面上最为畅销的晚报。
原因在於,周恩来曾一再提醒负责监管《大公报》、《文匯报》的港澳工委:「不要在香港办党报!」而负责港澳事务的廖承志也提出,在香港的报纸,不要搞党报左报,不要老摆一张红面孔、一副「爱国主义」的架子。
中共是希望《大公报》发挥统战的作用,吸引到更多的资本、人员,因此从那时候起就有一个说法:《文匯报》是机关报,而《大公报》则是统战报。大公可以活一点,文匯比较左一点。
当时的总编是老大公人李侠文,他和《文匯报》总编金尧如一起进京时,两人壮著胆子向廖承志请求:「在香港办报要讲社会化,就不怕五顏六色、五花八门……否则怎么做到雅俗共赏,与眾同乐,为香港同胞喜闻乐见?」
金尧如进一步解释了何为五顏六色:「都是打打杀杀、偷偷抢抢、非礼强暴、卿卿我我。」陈毅大笑。
就这样,《大公报》聚焦点从社论转到了副刊。当时刊载了不少优秀的传记、书画、小说等。海內外如章士釗、丁玲、林徽因等一流学者都是《大公报》的专栏作家。
在那个年代里,《大公报》是香港左派的必读刊物:「是我们左派的精神读物。
隨著文化大革命的来临,李侠文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小。廖承志、陈毅、周恩来等人自身难保,於是港澳工委在文革风的吹动下,对《大公报》的要求越来越左。
首先內容上要求《大公报》多转载新华社消息,反而香港市面的新闻和国际新闻、台湾新闻挤在了一个版里面。国內难民潮涌来香港的新闻,一条不报。报头一律得是套红大字標题,刊有「毛主席语录」。每天喊喊口號,批斗英殖民政府。「而且报社里面也有批斗,虽然没到武斗的程度,但也非常厉害。」一位当年老人回忆说。
而这个年代恰好是香港民间报纸兴起的年代,《明报》、《东方日报》纷纷成立,凭藉著「马经」、「狗经」等版面抢佔了读者,《大公报》的销量跌到不足1万份,主要是一些中资机构、左派学校仍在订阅。
因此,《大公报》减少了港人编辑,多了很多內地调来的编辑。这些人对香港一无所知,报纸上的內容因此越发与香港市民的生活脱轨,甚至它的读者也被香港主流社会看不起。总编李侠文事后回忆:「读左派报纸被视为羞事,一些人要躲在厕所里才能阅读!」
最后的挣扎
李侠文是1990年离任的,原因自然与前一年的事件有关。一位老记者提到:「六四时港人游行,正好经过《大公报》馆,他们就全都走下来去参加游行啊!」
与《文匯报》开天窗不同,《大公报》在版面上比较低调,但也发表评论《歷史的裁判必將是严峻的》、《人民军队岂能杀人民》、《天安门广场上的屠杀》。这是《大公报》老报人最后的努力。
根据金尧如的回忆录记载,半个月后,江泽民与李鹏召见《大公报》社长,见面就是一句质问:「共產党出钱办的报纸,骂共產党!这是怎么一回事?」「吃共產党的饭,就应该听共產党的话,替共產党办事!」中央下令两报「尽快转弯」,第二年总编一职交给了曾德成(现任香港特区民政事务局局长)。
讽刺的是,他们找曾德成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该报纸还是一份「港人报纸」,可是在曾的下面安插了一位「负责编辑业务的副总编」。
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大公报》就已经需要依靠北京的资金。后来一直是从中宣部直接拨款,「条条」(预算)找中宣部,「块块」(印章)找港澳工委。
报社记者也加快了换血,大量內地人进入报社。「我们都知道现在不是给香港人看的啊,就是给內地看的。」一位在职的记者这么透露。如果说十数年前的《大公报》还是香港左派的精神食粮的话,现如今完全成了「报社高层佔坑等钱」的机器。
到现任社长姜在忠2008年上任,每年《大公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內地政府在香港招商引资。如重庆市「唱红」团来香港「唱响香江」这样的活动,姜也多有出席。
2002年《大公报》100周年庆典,会场墙上高悬著四个大字「不党、不群」,有与会者看到后哭笑不得:「你说他们这是欺负嘉宾太傻,还是太没有自知之明啊?还掛著不党的招牌,完全是党的了嘛。」
×小资料(张季鸞的四不主义):
即「纯以公民的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於国者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即「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於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即「除愿忠於报纸固有之职务外,並无私图。易言之,对於报纸並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眾喉舌。」
即「隨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衝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詆激烈,昧於事实,是谓盲爭。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於盲。」
原文链接:
https://xiaonews.blogspot.com/2012/05/zt_08.html
blogger打不开的朋友可以试试tumblr:http://xiaonews.tumblr.com/(已被墙,请往xiaonews后加数字,目前是http://xiaonews2.tumblr.com/)
http://www.isunaffairs.com/?p=4815
有的报纸还活著,但已经死了。从中国唯一荣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的报纸,沦为帮內地政府在香港招商引资、「报社高层佔坑等钱」的机器,在大陆创办的《大公报》,从提倡「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到在香港变成统战工具,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这个歷史的弔诡,仍未终结。
文/旷达
2012年2月6日,中环大会堂,重庆「唱红」表演贏得满堂喝彩,香港《大公报》社长姜在忠热烈鼓掌:「每场都看,每看一场都有新的感受和体会!」第二天,王立军就从重庆去了成都。所谓「重庆模式」戛然而止。此后事態的发展,显然超出了这位资深传媒人的预判。
新记《大公报》的崛起
今年6月17日,是《大公报》创办110週年的纪念日。《大公报》的第一把火延续了二十余年,到了1925年冬天因为多种原因,被迫停刊。1926年1月,发行人英敛之与世长辞,该报眼见將深埋於故纸堆。幸运的是,它等来了三个人,这三人將带领这份报纸迎来其百年歷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黄金岁月。
在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鸞的紧张筹备后,1926年9月1日,《大公报》以全新姿態復刊,头版头条提出了著名的「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宣告报纸不再为政党服务,也不以盈利为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报纸才能尽到「对於国家社会负有积极的扶助匡导之责任」。
吴鼎昌的资本、胡政之的经营,加上张季鸞的文笔,这三驾马车很快將重生的《大公报》拉上正轨。到了1930年,日销量已经最高达3万份,胡適之、梁漱溟、梅兰芳等人都开闢了专栏。一时间新《大公报》名声鹊起。
1938年,因为上海、南京、武汉相继沦陷,走投无路的胡政之来到了香港,希望能够將报馆开在暂时安全的英国殖民地上。办公室在利源东街的一座唐楼上。1942年底,太平洋战爭爆发,报馆宿舍也受到日军轰炸,胡只好带著同仁撤出香港。
1948年3月15日,还是在利源东街,港版《大公报》正式復刊。在社论中,胡解释了来到香港的原因:「我们愿意在中国的国门边上与世界爱好和平的有志之士共同努力。」没过多久,胡政之便因病逝世。整个报馆的未来压在了王芸生的肩上。
倒向共產党
王芸生早年受张季鸞提拔,因此他早期思想与张颇为相似,对共產党写过很多批评,《新华日报》封给他一个称號:「法西斯的有力帮凶」。但是他对国民党的日益腐败与专制,也很看不过眼。於是,蒋介石的《中央日报》也送给他一个別名:「双料的新华社应声虫」。
处於左右夹攻中的王芸生坐臥不安,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他不愿长期滯留香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就把自己反锁在家中,思考未来的出路。恰在此时,两个人登门造访。一个是《大公报》驻美记者杨刚,另一个是香港同事李纯青。他们另外的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
经过几次试探,李纯青向王芸生交了底:「我问你,愿不愿意到解放区去?毛主席愿意见你。」听到自己仍然被共產党的「最高领袖」关注,王芸生一连几日睡不著觉,兴奋异常。
他决心抓住自己最后的机会,带领《大公报》向中共投诚。那是1948年11月。
就在王芸生等待北上「面圣」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他始料不及的事情:天津版的《大公报》被中共易名为《进步日报》!
后来有人回忆了当时场景:「某夜,新华社一条电讯,谓天津《大公报》改名《进步日报》出版……时夜班诸人都已上班,王芸老(王芸生)、李纯公(李纯青)也来了,或立或坐於临窗两横一竖的三张写字台前,瞠目结舌不能语。」
第二天,港版的《大公报》全文刊登了新华社转发的《进步日报职工同人宣言》:「《大公报》擅於在所谓的社评宣传上运用狡诈手段……他们在蒋介石御用宣传机关中,取得特殊优异的地位,成为反动政权一日不可缺少的帮手。」
翻查新闻史,这恐怕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新纪录:在自己的报纸上转发痛駡自己的社论。
原本还有稍许期待的王芸生坐不住了,《大公报》至此全面倒向共產党。他怀揣著《我到解放区来》的自白回到大陆:「我这次到解放区来,不是来『中立』的,也不是来『独立』的,乃是向革命的无產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人民阵营来投降的。」
他一定记得,10年前上海版《大公报》停刊前的最后一期社论就是他写的:「到今天,我们所能自勉,兼为同胞勉者,惟有这三个字——不投降。」
几十年后,王芸生弥留之际,嘴里喃喃道:「先辈把《大公报》交到我的手上,但是我给你们的是一张白纸……」
统战报的衰亡
中共建政后,香港《大公报》全面转左,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这份报纸仍然不失为一份大报,它的晚报版本《新晚报》还一度是香港市面上最为畅销的晚报。
原因在於,周恩来曾一再提醒负责监管《大公报》、《文匯报》的港澳工委:「不要在香港办党报!」而负责港澳事务的廖承志也提出,在香港的报纸,不要搞党报左报,不要老摆一张红面孔、一副「爱国主义」的架子。
中共是希望《大公报》发挥统战的作用,吸引到更多的资本、人员,因此从那时候起就有一个说法:《文匯报》是机关报,而《大公报》则是统战报。大公可以活一点,文匯比较左一点。
当时的总编是老大公人李侠文,他和《文匯报》总编金尧如一起进京时,两人壮著胆子向廖承志请求:「在香港办报要讲社会化,就不怕五顏六色、五花八门……否则怎么做到雅俗共赏,与眾同乐,为香港同胞喜闻乐见?」
金尧如进一步解释了何为五顏六色:「都是打打杀杀、偷偷抢抢、非礼强暴、卿卿我我。」陈毅大笑。
就这样,《大公报》聚焦点从社论转到了副刊。当时刊载了不少优秀的传记、书画、小说等。海內外如章士釗、丁玲、林徽因等一流学者都是《大公报》的专栏作家。
在那个年代里,《大公报》是香港左派的必读刊物:「是我们左派的精神读物。
隨著文化大革命的来临,李侠文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小。廖承志、陈毅、周恩来等人自身难保,於是港澳工委在文革风的吹动下,对《大公报》的要求越来越左。
首先內容上要求《大公报》多转载新华社消息,反而香港市面的新闻和国际新闻、台湾新闻挤在了一个版里面。国內难民潮涌来香港的新闻,一条不报。报头一律得是套红大字標题,刊有「毛主席语录」。每天喊喊口號,批斗英殖民政府。「而且报社里面也有批斗,虽然没到武斗的程度,但也非常厉害。」一位当年老人回忆说。
而这个年代恰好是香港民间报纸兴起的年代,《明报》、《东方日报》纷纷成立,凭藉著「马经」、「狗经」等版面抢佔了读者,《大公报》的销量跌到不足1万份,主要是一些中资机构、左派学校仍在订阅。
因此,《大公报》减少了港人编辑,多了很多內地调来的编辑。这些人对香港一无所知,报纸上的內容因此越发与香港市民的生活脱轨,甚至它的读者也被香港主流社会看不起。总编李侠文事后回忆:「读左派报纸被视为羞事,一些人要躲在厕所里才能阅读!」
最后的挣扎
李侠文是1990年离任的,原因自然与前一年的事件有关。一位老记者提到:「六四时港人游行,正好经过《大公报》馆,他们就全都走下来去参加游行啊!」
与《文匯报》开天窗不同,《大公报》在版面上比较低调,但也发表评论《歷史的裁判必將是严峻的》、《人民军队岂能杀人民》、《天安门广场上的屠杀》。这是《大公报》老报人最后的努力。
根据金尧如的回忆录记载,半个月后,江泽民与李鹏召见《大公报》社长,见面就是一句质问:「共產党出钱办的报纸,骂共產党!这是怎么一回事?」「吃共產党的饭,就应该听共產党的话,替共產党办事!」中央下令两报「尽快转弯」,第二年总编一职交给了曾德成(现任香港特区民政事务局局长)。
讽刺的是,他们找曾德成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该报纸还是一份「港人报纸」,可是在曾的下面安插了一位「负责编辑业务的副总编」。
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大公报》就已经需要依靠北京的资金。后来一直是从中宣部直接拨款,「条条」(预算)找中宣部,「块块」(印章)找港澳工委。
报社记者也加快了换血,大量內地人进入报社。「我们都知道现在不是给香港人看的啊,就是给內地看的。」一位在职的记者这么透露。如果说十数年前的《大公报》还是香港左派的精神食粮的话,现如今完全成了「报社高层佔坑等钱」的机器。
到现任社长姜在忠2008年上任,每年《大公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內地政府在香港招商引资。如重庆市「唱红」团来香港「唱响香江」这样的活动,姜也多有出席。
2002年《大公报》100周年庆典,会场墙上高悬著四个大字「不党、不群」,有与会者看到后哭笑不得:「你说他们这是欺负嘉宾太傻,还是太没有自知之明啊?还掛著不党的招牌,完全是党的了嘛。」
×小资料(张季鸞的四不主义):
即「纯以公民的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於国者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即「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於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即「除愿忠於报纸固有之职务外,並无私图。易言之,对於报纸並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眾喉舌。」
即「隨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衝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詆激烈,昧於事实,是谓盲爭。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於盲。」
欢迎分享: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0 comments:
发表评论